原创 四象工作室 四象工作室
提到澳门,很多人立刻想到的是“在线发牌”,这类广告常常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手机短信的列表里。
真正去过澳门旅游的人,在赌场小试手气之余,可能更难忘街角喷香的蛋挞,和承载历史的建筑与炮台。
再仔细看,澳门的人均GDP居世界前列,每年给居民发万元现金,福利津贴不断,堪称城市发展的范本。但一篇“在澳门生活是什么感觉”的问题下,却有本地人表示,“在澳生活的幸福指数,绝对不比内地二三线城市高”,这是为什么?
文 | Roxie 图 | 四象设计部
1 澳门式经济神话 离不开博彩
只看人均GDP的话,澳门特区不仅是中国第一,在全世界也遥遥领先。据世界银行的数据,2018年澳门以8.75万美元的数值排名世界第六,在2019年依然高居全球第七,超过瑞士、新加坡等大众认知中的富裕地区。
然而,这样的经济神话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,2020年,澳门的人均GDP从8.6万美元跌至3.9万。
疫情带来的变数,对全球都会造成影响,例如2019年人均GDP排名第一的摩纳哥,它2020年的数据同样从18.9万美元降到了17.4万美元。然而,能够进入前十的经济体大多尚可稳住位次,唯独澳门跌出榜单,掉至33名。
现象背后是澳门经济对博彩业的依赖——这个无比仰仗客源和人气的行业,面对疫情冲击,自然损失惨重。
长期以来,博彩业给澳门带来了巨大收益,几乎到了“一业独大”的地步。在2019年,博彩毛收入占到澳门GDP的65.8%,博彩税收更是达到特区政府总收入的80.1%,此外,全澳门超过1/5的就业人口都在从事博彩相关的工作。
2 澳门怎么就如此依赖博彩?
博彩对澳门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,但在疫情出现之前,澳门已经在尝试给它降权。
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曾表示,若长期过度依赖博彩旅游业,不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,澳门经济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依赖单一产业的危害不止体现在疫情来临时的经济断崖式下跌,还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。比如因为博彩业来钱快,潜心科研的年轻人变少,宁愿去大酒店打工;当经济困难时,荷官等低技能岗位或首当其冲迎来失业潮,并由于工作经验局限,难以再次就业;部分人想要学有所用,又因为澳门能提供的岗位不多而作罢,长期来看会让当地青年的竞争力下滑。
但为什么澳门至今难以摆脱对博彩的依赖呢?一个天然的硬伤是,澳门的面积实在太小了。
在20世纪初,澳门辖区的陆地面积仅11平方公里,且不具备矿产、水利、能源等天然资源,食品、日用品等均需进口。为了解决面积狭小的问题,澳门开始填海造陆,到1999年回归之时,澳门的陆地面积已是23.8平方公里,如今面积达到33平方公里。
然而,在这33平方公里的土地中,得到利用的仅有4.1平方公里,除去住宅用地,商业和工业用地加在一起也不过1平方公里。在如此小的地面上,能发展出一两个支柱产业已属不易。
哪怕是支撑起澳门经济的博彩旅游业,同样受到了地理空间的限制。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休闲中心,澳门依靠博彩的旅游业态单一,景点集中、观光线路短,难以将游客留住。据统计,2019年赴澳游客的平均留宿率仅0.7晚,也就是说大部分游客过而不留,无法持续拉动经济。
3 住在澳门的人 为什么有不满
虽然只靠博彩业难以为继,但它毕竟给澳门经济打下了厚重的底子,从弹丸之地发展为今日的繁华之都。博彩带来的高昂税收,也让特区政府的荷包充沛。
在2020年澳门政府961亿澳门元的开支中,有688亿用于各类社会福利,包括15年免费教育、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免费医疗、敬老金和敬老补贴、可申请的公屋,以及“现金分享计划”:每年直接给每位居民发1万澳门元。
换句话说,当地人就算什么活都不干,也定不会饿死。正是因为种种福利,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创立的人类发展指数(评判标准为预期寿命、成人识字率和人均GDP的对数)里,澳门2019年的指数高达0.922,属于极高层级。
那么,为什么一些澳门居民会自认幸福指数不如二三线城巿呢?
上文提到的产业单一是一个重要方面,还有人指出,澳门的物价较高,买房更是天价——对于寸土寸金的澳门来说,这其实不难想象。
2020年,澳门的月收入中位数达15000澳门元(约12400人民币),比起内地大多数城市来说,已经是很高的水平,但同年澳门的平均房价已达到10万澳门元以上,对大多数人来说,买房仍不算一件容易的事。
如果月收入低于中位线,只有1万出头的水平,恐怕每个月除了租房和吃饭,已没有多少享受生活的余地,这样的生活可能真的不如在某些三线城市惬意。
而除了收入配不上房价的难题,当地还存在公共工程效率低、交通拥堵、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。知乎一名自称土生土长澳门人的匿名用户直言“建一条不足10公里的轻轨用了十年,你敢信?一条公路可以一年挖三四次,一次两个月,还是交通要道。“
如何破局?想要改变产业单一化的困境,不可避免又要回到空间不足的问题。相关专家指出,澳门虽小,但具有面对国际国内双向开放的地位,还可依托制造能力强大的珠三角腹地,发展高附加值的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业就成了现实之选。
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介绍,近几年澳门与珠海加强联动,横琴新区的土地给澳门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,同时澳门也在会展业、金融业、中医药产业及文创产业上频频动作,不乏潜力。
回归祖国20余年的澳门特区,拥有厚重的过去和精彩的现在,但在惊艳的GDP数字之下,它也并非完美,未来亦不可能仅凭发牌手速一流的荷官去创造。澳门能否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机遇?还要等时间来回答。
原标题:《中国最富城市每年发钱万元 居民却嫌不如三线?》
阅读原文